“虽然现在还看不出来,但这次招标意味着我国光热发电的盛宴已经拉开帷幕。”近日,中海阳新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监胡磊2011中国清洁电力论坛上作出上述表述。
他所说的招标指今年年初国内首个太阳能商业化光热发电项目内蒙古鄂尔多斯50兆瓦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特许权示范项目。在这次招标中,大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0.9399元/千瓦时的最低价中标。
不过,这场“盛宴”却险些发展为一场“悲剧”尽管购买了标书的企业达到11家,但最终只有3家参与竞标。而《招标投标法》明确规定,投标人不可以少于3个。
光热招标遇冷与光伏招标的火爆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究其原因,技术和成本成为企业难以逾越的两道鸿沟。
对于此次招标,国家能源局希望设备和部件的国产化率达到60%以上,技术上提出液压驱动、空冷技术等要求。但招标文件中同时规定,竞标电价不得高于1.15元/千瓦时。1.15元是目前已核准的光伏上网电价的最高价。
在光热发电商业化较成熟的西班牙,当地光热发电的电价是27欧分,折合人民币2.4元,这也是目前公认光热发电的成本价格,比标书规定的最高价高出1倍多。
中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协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在谈及此次招标时曾表示,中国还没有掌握集热管、聚光镜等光热发电的核心技术,对比中国光热发电没有产业基础、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的现状,要减少相关成本谈何容易。
清华大学教授殷志强在发言中指出:“同光伏发电相比,全世界都在抱怨政府对光热利用支持不够,而光热在人类的能量供应方面又远超于光伏。”
光热发电是太阳能利用的重要方面,一旦技术成熟,可成为国家电力的基础负荷。
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发展规划中,2015年我国太阳能热发电站的装机容量将达到150兆瓦。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光热发电届时将拥有千亿元的市场。
但目前,我国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才刚刚起步。2010年,中科院电工所及其他单位联合承担的国内首座1兆瓦塔式电站刚刚竣工。总体来说,我国目前还处于系统集成和工程示范阶段,尚没有商业化运行经验。
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长李琼慧表示,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占地面积较大,适合戈壁、沙漠、盐碱地、草原等地形,如我国西北是发展光热的好地方,但这一些地方往往缺水,而太阳能热发电需要水来做冷循环,单位耗水大于常规火电发电机组和天然气联合循环。需要水冷系统成为其发展一大障碍。另外,这些地区远离负荷中心,要大规模利用,必须要远距离输电。
胡磊指出,根据美国的数据,高压直流传输1000公里损失10%的电力,我国从西边往东边传输是3000~4000公里,也就是电网输送损失30%~40%的利润。
胡磊指出,未来技术发展有三大趋势,第一,通过建造大规模单体电站减少相关成本。必须要减少相关成本和其他火电竞争,太阳能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不同,它的规模越大,它的成本越低。
李琼慧则认为,从应用方向来看,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有两大发展的新趋势。一是同常规火电场结合运行,由于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在中高温应用的时候成本比较低,“所以槽式热发电技术与火电场发电运行是今后首选的发电方式”。
其次,光热电站配储热装置能否实现电力的稳定输出,成为电网友好型发电方式,甚至可当调峰电源使用。李琼慧表示,储热和储电相比价钱相对便宜,因此热发电配储热目前应用比较多,前景很好。
“光热发电同火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发电方式相比无显著的缺点,如果未来持续发展,可成为我国主流能源之一。”胡磊说。
根据绿色和平组织的展望,太阳能热发电在2010年前属于研究起步阶段,2020年前是技术进步、市场部署阶段,到2025年才能规模化应用。
西门子公司提出,光热发电将来成本有望降至10欧分/度以下。这也是一个可以和其他发电方式相竞争的价格。
而在目前,光热发电项目的初始投资较高,如鄂尔多斯项目计划总投资16亿元。但国内制造光热发电产品的企业较少,且以中小型企业居多。而在核心技术方面,国内企业还不能生产像集热管这样的关键零部件,相关这类的产品需要大量进口,这更进一步提升了光热发电站的建设成本。
胡磊分析指出,如果在未来两三年内,我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核心设备国产化,价格上的优势将很明显,“我们测算,70%可实现国产化,成本将比国外低1/3~1/2”。他认为,一旦集热器等核心部件实现国产化,我国太阳能光热就能走上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道路。
作为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创始人,殷志强指出,我国要做好这方面工作首先要踏实做好核心部件,不仅要求性能好,还要求长寿命。他说:“我国太阳能热发电起步晚于发达国家,想要迎头赶上,不仅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还需要技术创新。”
实际上,在太阳能低温利用,也就是太阳能热水器领域,中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正如清华阳光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国际部经理焦记稳所述:“汽车、电脑、电视,这么多东西个人会使用了很多进口产品,但是如果想买一个进口的太阳能热水器,你可能还找不到这样的国外供应商。”
过去,中国生产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曾对全世界的太阳能产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贡献,现在95%的市场还在使用我国研发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
“但现在这种全玻璃的集热管跟以前不一样了,除了结构、工作机理、寿命发生了变化,真空管的生产和步骤也发生了变化。”焦记稳说,“最开始的真空管是用手工生产的,直到现在80%的真空管还是用手工加工。但手工加工的生产不可能维系长期发展,不可能走出国门。”
焦记稳还指出:“最重要的一点是,咱们不可以老是吃老本,老用旧的技术,要不断地升级技术水平,改善和创新关键设备和组件。”
焦记稳指出,市场之间的竞争使得我国的太阳能低温利用领域发展非常迅速,但他同时强调,如果中国要从太阳能利用大国变成太阳能利用强国,就不能完全依靠抄袭仿制,而一定要重视利润率和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