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纵横千里,连接大江南北;国家水网加快构建,守护江河安澜;数据中心拔地而起,赋能数字化的经济……
2024年,全国各地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积极地推进,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过去一年,国家开发银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聚焦基础设施银行核心职能,结合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逐渐完备覆盖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维护、更新等各环节的服务和产品体系,创新投融资模式,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金融时报》记者从国家开发银行了解到,2024年,该行向网络型、产业升级、城市、农业农村、国家安全五大领域基础设施发放贷款1.53万亿元,基础设施投融资余额占比逐步提升,发挥了服务基础设施的主力银行作用。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年内,“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等加快实施,一大批重点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国家开发银行积极落实各项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大中长期融资支持力度,与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形成合力,共同支持“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跨省跨流域重点项目、“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积极服务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为助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八纵八横”再加密。2024年,我国高铁网骨干通道之一——沿江通道建设快速推进。国家开发银行总分行强化多层级对接,加大工作推动,向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发放首笔中长期贷款,密切跟踪对接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合肥至武汉高铁、成渝中线高铁等进展和融资需求,全力做好金融服务。据介绍,待这条全长2100公里的大通道建成后,将有效串联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双城经济圈,有力支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华龙一号”再上新。2024年以来,福建漳州核电站工程取得多项进展:1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2号机组三台主泵电机试运行成功,3号和4号机组开工建设。国家开发银行立足服务“双碳”及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支持漳州核电站建设。在发放近60亿元中长期贷款支持工程一期(1号和2号机组)建设的基础上,国家开发银行2024年实现向工程二期(3号和4号机组)发放首笔中长期贷款,并根据建设进度完成多笔贷款发放,为“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提供有力融资保障。
冬修水利正当时。近期,在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现场,实施工程人员利用旱季有利条件,加紧开挖隧洞、铺设管道。国家开发银行积极支持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建设项目,2024年实现向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发放首笔中长期贷款,为快速推进工程建设提供资金保障。这一重大水利工程建成后,将有效解决粤西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过去一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持续赋能千行百业,推动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
国家开发银行聚焦新一轮科技革命重点方向,积极支持应用场景范围广、赋能能力强、带动效应好的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建设,助力新型基础设施优化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强化区域、行业协同,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积极作用。
推动金融与科技“双向奔赴”。国家开发银行积极服务深圳、合肥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助力大科学装置布局,支持建设大型电气传动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显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技术开发设施和试验验证设施。
助推打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信息“大动脉”。国家开发银行积极支持天地一体融合通信网络,推动多元、多维数据高效接入和便捷汇聚。支持京津冀、长三角、宁夏等地“东数西算”工程建设项目,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注入动力。服务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超级计算设施建设,助力发挥对前沿科学研究、高技术产业等领域重点课题和技术攻关的支撑作用。在厦门,国家开发银行厦门分行支持的数字工业计算中心项目快速推进,建成后可提供人工智能、工业仿真、工业验证等服务,为当地数字化的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层次地融合提供数据储存和算力保障。
为百姓美好生活“充电”护航。国家开发银行大力支持各地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和智慧停车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打造停车充电“一张网”“一盘棋”。在湖南岳阳,国家开发银行湖南分行支持岳阳楼区、华容县、平江县等地加快新建3000多个电动汽车充电桩,为市民出行和游客观光带来更多便利,带动扩内需、促消费。同时,国家开发银行积极助力上海、长春等地在城市更新中,推进城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管网更新改造,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做实民生“里子”,消除安全隐患。
国家开发银行聚焦服务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探索创新融资模式,积极服务绿色交通、绿色物流、清洁能源、美丽城市等重点领域发展。
“零碳高速”成为齐鲁大地新“热词”。在国家开发银行山东分行融资支持下,国内首个改扩建“零碳高速”项目顺利完成。当地以济南至广州高速公路济南至菏泽段(济菏高速)改扩建为契机,实施“高速+光伏”工程规模化改造,于2024年底实现建成通车。经测算,这条高速公路改扩建后运营期内年均碳排放量约1.36万吨,通过新能源发电、地源热泵、储能聚合、近零能耗建筑、离网微光照明、林业碳汇等方式年均碳减排2.25万吨。
“沙戈荒”里打造清洁能源“新绿洲”。国家开发银行新疆分行支持的华电天山北麓戈壁基地61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在2024年实现开工,并完成首台风机吊装等多个重要建设节点任务。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新增绿电142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42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72万吨。
“浊流变清波”绘出绿色新画卷。国家开发银行广东分行积极服务东莞、惠州、佛山、中山等地深入推动“厂网一体”,将污水处理厂与污水管网统一规划、建设和运营,加快雨污分流管网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老旧管网排查与修复,提升污水处理系统整体效能。“十四五”以来,广东省城市生活垃圾污水集中收集率稳步提升。